《老山界》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5 11:40: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00字。

  七下第二单元《老山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2.品味精彩语句,调动想象,体会文中乐观昂扬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教学重点】
  把握抒情方式,体会领悟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涵泳品味景物描写语段,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关于背景。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北上抗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越城岭。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的山的呢?今天就一起听听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过程的一位老红军的讲述吧。
  (二)作者介绍:
  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说明:导入的目的是扣住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要让学生对“红军翻阅了一座怎样的山”“红军是如何翻阅大山的”产生好奇,从而为下面的自主阅读做铺垫。)
  二、圈点勾画 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并能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说明: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关键句。在记叙文指导学生要多观察问题和文章的首尾段。)
  预设: 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二)交流互动
  1.了解老山界
  翻越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万水千山”中的一个,它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一提呢?下面请同学们从书本中查找信息,圈点勾画出来,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老山界。
  预设:第一座难走的山,30里高, 陡峭 山高路远。越城岭
  2.面对如此难走的老山界,红军战士又是怎么翻越的呢?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理出红军战士的行踪。
  (说明: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根据时间和地点的线索,梳理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所以提醒学生要边读边勾画出标明时间、地点的文字,概括其时其地发生的事情)
  预设:
  (投影展示)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当天下午至天黑 山沟—山脚
  天黑后至黎明前 山脚—山腰
  次日黎明至下午两点多 雷公岩—山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