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1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br>
1、 了解小说三要素、情节结构及本文的情节安排;<br>
2、了解祥林嫂的外貌描写,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理解小说主题;<br>
3、着重体会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br>
4、着重认识小说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理解祥林嫂的典型意义。<br>
<br>
[教学设计]<br>
1、学法指导:充分预习(读)→大胆质疑(思)→深入讨论(议)→悟<br>
2、教 时:两课时:<br>
第一课时,让学生理清小说情节结构,对比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反复诵读,体味这些看似冷峻的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情; <br>
第二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br>
<br>
[教学过程]<br>
一、 导入课文<br>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板书)这是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br>
里留下的两句名诗。鲁迅先生在第二部小说集《彷徨》出版时,将它题到了书的扉页上。可以看出1926年前后的鲁迅是多么苦闷、彷徨,但他并不消沉,他依然紧握手中的笔,与一切反动的、不合理的现象和作最坚决斗争。《祝福》就是这时期的重要作品。<br>
<br>
二、 理清思路<br>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 <br>
序幕 祝福景象和四爷 <br>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br>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br>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br>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br>
尾声 祝福景象与感受<br>
结构特点:首尾相应、倒叙与顺叙结合。<br>
思考: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何用意?<br>
提示: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环境描写与祥林嫂的死的惨象和天地圣象的预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幸福的气氛形成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br>
倒叙:情节安排上设置悬念,有吸引力;小说矛盾关系上,使鲁四爷与祥林嫂相对,突出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尖锐矛盾,突出小说反封建的主题。<br>
<br>
三、外貌描写<br>
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并深入挖掘其社会根源。 <br>
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