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4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29 14:40: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78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及词的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教学重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诵读本词,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时数:1课时 
  一、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导入。
  二、题解和作者:
  (1)谈谈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
  (2)走进苏轼: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三、诵读诗歌
  (1)听读课文,(2)自由朗读,(3)个别朗读(4)集体朗读。
  四、赏析诗歌
  (一)上片第一句
  1、这句词写的江水有什么特点?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体。很有气势。
  2、这一句似乎很熟悉,回忆刚才听得《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能否把苏词中“风流人物”换成歌词中“英雄人物”?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人物”,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风流人物”?
  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提醒接着往下看
  (二)上片第二句
  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你读出了什么意味?
  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1)“大江”具体化为“故垒”;
  (2)“千古”这里具像化为“三国”;
  (3)“风流人物”这里具像化为“周郎”。
  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小场景、近景了,如同镜头拉近了。
  2、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 “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
  3、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反过来说,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4、那么,“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具体描写了。我们一起来读、背。
  (三)上片第三句
  大家考虑,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
  “乱石穿空”是从形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
  “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刚才我们听录音时读的是惊涛裂岸,不同的版本,字是不一样的,苏版“惊涛拍岸”黄版“惊涛裂岸”那么那一个字更好呢?不存在对错之分,只要理由充分就行。(小组讨论)
  “卷起千堆雪”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一句,写出了浪花的洁白和广度。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