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设计2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26 11:42: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630字。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诵读品读诗歌,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
  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以及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
  诵读体会和关键句翻译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适时点拨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教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的名字是?(陶洲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一 》.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出声朗读
  三、初读文章
  重点字音的把握。
  4、整体把握
  一首诗的标题往往能反映是个核心内容“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明确:“归”以归于为核心解读诗歌
  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我相信同学们对诗歌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痛恨官场的生活。“尘网”,“樊笼”。整个官场如同一张捕捉鸟兽的罗网束缚着他,用这种比喻,写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对诗人的束缚。
  老师补充: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
  “屈原:“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苏轼“侣鱼虾而友麋鹿”,林逋“梅妻鹤子”,庄子曳尾涂中。远离官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