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20 21:27: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50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其创作。
  2、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
  3、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
  【预习指导】
  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处境,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歌。
  2、反复诵读,联系具体语境,品味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对“力”的赞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诗歌的意象。
  【教学难点】探究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知道有一个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这是我们青年的节日。我们青年人是只争朝夕、奋发进取、拼搏向上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这样一位青年,他的名字很特殊,取家乡两条河流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他就是郭沫若。今天我们就走近郭沫若,走近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预习检测】
  1、请一个同学讲述相关的写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当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洁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
  2、请一个同学讲述诗人生平。
  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