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导学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18 11:18: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Y 4120Z .

  《红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心中情感的方法。
  2、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3、了解新诗的魅力,理解诗歌的结构美、情感美。
  4、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重点 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难点  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学习过程 :
  一、说——知作者、体裁 、背景
  1.说小诗:下面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2. 说作者:你知道闻一多的哪些情况?
  3. 说背景:有谁知道闻一多先生为什么写作这首诗歌?
  4. 说体裁: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
  二、读——理内容结构
  1. 自由读:读两遍。
  2.清理内容结构,整体感知。
  1什么是红烛?
  2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
  3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4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 并总结本诗的内容。
  三、探——析形象语言
  这一(几)节写了什么内容?②用了哪些表现手法?③诗人有哪些困惑?有哪些感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悟?④语言上有哪些特色?哪些词用得比较好?
  四、悟——悟情感主旨
  1、作者用问答的形式抒发诗情,那么诗人在问问答答中,情感经历哪些变化?
  2、作者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五、写——晒收获感受
  学了这首诗歌,结合初中学过的《最后一次的演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和闻一多的事迹,给闻一多先生写几句墓志铭来表达对闻先生的纪念和崇敬。
  答案:
  一、说——知作者、体裁 、背景
  1、指的是闻一多
  2、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