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3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2 22:17: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70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
  3、反复探究课文,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理解作者由乐到痛、由痛到悲感情变化的深层原因。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我们知道,人们把在某种艺术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人称为圣人。比如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还有书圣(王羲之)。(展示图片)
  王羲之是魏晋时期书法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书法作品)
  教师引导:既然是天下第一行书,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部作品有很多涂抹的地方,而且无论是布局还是字体,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越到后面字体越来越狂放,涂抹也越来越多,似乎作者在书写时情难自禁,在经历了一个感情变化的过程。那么,作者在这篇序中倾注的是怎样的情感,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读课文。
  1、大声自由读,读准字音和句读
  2、学生读一段,纠正一段
  3、齐声朗读,找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发展的字:乐一痛一悲(板书)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全文感情起伏,作者由乐而生痛,由痛而生悲。
  三.课文分析
  (一)第一段
  1、那么,作者为何而乐呢?
  学生找诗句,翻译理解(这种“乐”为什么如此感染你呢?)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山水)——环境优雅
  (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
  宴会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这是江南的三月,江南的阳春三月,应该是一片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大好春光,应该是一片浓艳之色,生机勃勃。此处的景物特点呢?——淡雅的水墨画
  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景色无着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非翠竹,而为修竹);写水,言其“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