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专题讲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13 7:27:0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300字。
第一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一、《诗经》的书名,组成部分,产生地域与写作年代
书名有:《诗》,《诗三百》(先秦)、《诗经》(汉代)
(以下详见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集,它编于先秦时代,但在先秦时代,这部诗集的名称却不是《诗经》而是《诗》,先秦的散文常有“《诗》云”,“《诗》曰”,这里的《诗》即今天的《诗经》,当时只称《诗》,或称《诗三百》因为这部诗集共收诗305篇,取其整数,叫《诗三百》,如《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作者的思想都是纯正无邪的) 或称《诗三百篇》。  不论哪一种名称,都没有加“经”,加“经”是汉代的诗,汉人把这部诗集奉为经典著作,故在《诗》后加“经”,成《诗经》,从此,《诗经》成为通用的名称,而它的原名反而很少人用,现在我们也称之为《诗经》。这是沿用习惯的称呼,并没有尊为经的意思。
(以下详表)
*《诗经》共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对于风,雅,颂的解释有种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按照音乐来划分的,因为《诗经》的诗篇当初都是乐歌,由于曲调的特点不同,划分三类,后乐谱失传,仅留歌词,我们今天看到的不过是一部乐曲歌词的底本。

*风,地方乐调,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这十五国风是:周南(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间),邺,镛,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雅”诗就是西周王畿的乐调。王畿,都城地区,就是渭水流域地区,雅诗就是这一地区的乐调,之所以如此,有两种解释:1,雅,同“夏”,周称西周的王畿为“夏”雅乐就是“夏乐”,夏乐就是王畿乐调2:雅,正也,雅乐即正乐,当时称诸侯国的地方音乐为俗乐,周天子的都城是全国的中心,出于尊王观念,把王畿之乐称为“正乐”两种解释都可通。“雅”诗分为大雅,小雅,大小雅类于后代的大小曲,大小调,其中小雅较接近于“国风”可能是未被贵族改造的王畿地方音乐。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多数是贵族之作,少数是人民。关于产生年代,“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的作品,“大雅”小部分、“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颂”,颂是祭祀用的宗教音乐,内容分为赞美神灵,祖先的功德,颂诗中周颂31篇,产生于王畿地区,渭水流域,是西周初年作品。鲁颂4篇,商颂5篇,它们都是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产于鲁国,宋国(宋是商的后代)。
*《诗经》分风雅颂,共305篇,产生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湖北部,写作年代大致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里。
二、《诗经》的编定
诗经的诗来自各诸侯国,有的是贵族公卿的作品,它们之间相距五百年,当时交通不便,那么,这些分散 各地,时间相差五百年的诗是如何被编定成一部诗集呢?编定的过程:诗篇的收集,即收集各地各时各公卿的作品。诗篇的删定,把收集到的诗篇经过一番整理,挑选,最后编成一部诗集。
1、诗篇的收集:当时收集诗篇的途径有三:1:采诗,周王有定期派官员到民间采集民歌,当时周朝有这种采诗制度。班固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此其音律以闻天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