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23 8:31: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00字。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公开课教案
  [导入]
  邀请函——五岳之尊——泰山
  李白因为越人的一番话,便“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而姚鼐用短短五百来字就写出了泰山的壮美,今天,让我们跟着姚鼐姚导一起去神游一番泰山。
  [教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梳理脉络
  地理概貌——登山经过——泰山日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二、文本分析
  (一)第一段
  1、作者如何写地理概貌?通常如何写?
  一句一景,粗笔勾勒,山、水、古长城、日观峰,层次分明。
  通常会写位于哪个省哪个市,总面积、山峰高度,而姚鼐不一样。巍巍的泰山,悠悠的泰山,作者开笔不提泰山大大小小绵亘几千里的高峰低谷,不谈泰山浓浓重重的纵横三干年的文化古迹,而是大刀阔斧,将泰山分为南北两面,南面一条河,北面一条河,分界处一道长城,长城不远一座最高峰,寥寥几笔,泰山清晰的轮廓全部的风貌便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文笔简洁流畅,又不动声色。
  山因有水,于厚重之余生出灵动;又因一古长城,更见其沧桑底蕴。
  2、有哪些字眼引起你的注意?
  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描绘出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错的终归一河的壮观景色,而在“长城”前加古”字,只此一字,不仅准确地再现了长城真实的旧貌,而且又隐隐透出了泰山悠深的文化历史背景。
  (二)第二段
  1、第二段依次介绍了什么?
  (1)游览时间: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丁未(十二月二十八,当年除夕前一晚),即冬季。
  (2)游览同伴:泰安知府朱孝纯
  (3)旅程路线:京师——泰安——南麓——中谷——中岭——西谷——山巅
  (4)泰山夕照: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汶水西流,徂徕横卧;
  半山居雾,飘若如带;残阳普照,江山如画。
  2、分析你最喜欢的文句。
  (1)旅程路线
  连用“乘”“历”“穿”“越”系列动词,几个短句,蝉联而下,将四五百公里浓缩,画面由远而近,我们可以想象天气恶劣,风雪交加,旅程艰辛,几经周折,作者风尘仆仆,不辞辛劳,一气呵成,简练传神。
  (2)概写山路
  全程“四十五里”,石磴“七千有余”,总括游程,看似轻描淡写,却表现出山势高峻,旅程漫长,登山艰难。
  (3)登山全程
  简短19字写完登山全程,简洁凝练。
  (4)登山艰难
  “迷雾冰滑”“几”,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尤其是“几”字,更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登山时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神态以及路徒冰滑而备感紧张的心理,这句话不仅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难,同时也反衬出作者登上泰山后的欢快情绪。
  (5)泰山夕照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汶水西流,徂徕横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