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学案1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22 14:56: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0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赤壁赋》参赛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积累文言知识。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学习重难点
  重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难点: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到赤鼻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这里。这时的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尚未实现,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的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泛舟游览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开词中豪放派,对后代有深远影响。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被贬官,先后到杭州,密州等地任职。1079年,御使李定等摘其讽谕诗中的诗句,证陷他以诗诽谤朝廷,被捕下狱(乌台诗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总体感知
  文章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泛舟赤壁。
  第二部分:放歌奏萧。
  第三部分:主客问答。
  第四部分:主客喜笑。
  四、导读理解
  学习第一段:
  1、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