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17 21:59: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760字。

  古诗词诵读
  《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写作背景]
  鲍照生活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以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这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
  这首诗为歌行体,前六句为五七杂言,句式长短相间,交错、回环,注意读出时缓时急的节奏感,体会诗人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情感。根据划分好的节拍和韵脚,诵读全文,体会诗韵之美。
  《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2.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诗歌内容
  这首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古文今译】
  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既然人生是命运注定、不可勉强的,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不已呢?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喝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文本深读]
  1.诗歌开头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用泻水平地自然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借此说明正像水依照地势的高低流向不同的方向一样,人也是由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了他的人生际遇。表达了诗人对士族门阀制度造成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愤慨之情。
  2.“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句,在表现诗人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