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教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1 8:56: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750字。

  《红烛》参赛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诗中的具体意象,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
  2.在诵读诗歌时,能够读出节奏、轻重、情感。
  3.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能够深入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阅读诗歌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法、ppt演示法。
  五、教学设想:
  先通过标题“红烛”解题,引出红烛是喜庆的象征,提出为何诗人用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做诗序,诗人用意是为何?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去看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白当时作者的是以何种心情写下诗序就能更好的去理解诗歌内容。
  再通过录音领读时,学生齐读并找出诗歌中的“三问”更好的去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并在最后总结时适当为学生拓展关于鉴湖女侠“秋瑾”的故事,加深对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
  六: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5分钟)
  (首先在黑板写上标题《红烛》)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闻一多的《红烛》,但是在上课之前,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的哪里见过红烛呀?(学生随意回答)大家说的都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红烛是一个喜庆的象征呀,一般都用在电视剧中夫妇的洞房花烛夜,还有大家生日时点燃的蜡烛等等。标题是一个喜庆的象征,可是我们再看下面的序——“蜡炬成灰泪始干”,大家都学过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吧,这句话具体可以翻译为“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灰”和“泪”是不是有一种悲伤的感觉呢?作者为什么要将一喜一悲两个意象安排到一起呢?所以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闻一多的这篇《红烛》!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5-10分钟)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
  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写作背景:
  《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闻一多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