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科技类素材
- 资源简介:
约13300字。
把握规律 崇尚科学
——凝聚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
人民网评论部
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让科学精神的阳光穿越疫情阴霾的笼罩,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让尊重规律、崇尚科学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在科学的土壤里汲取经验和智慧,在自强的信念中凝聚勇气和力量。
近段时间,中国科学技术馆上线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览“新的对决”,吸引了众多网友点击观看。从解码“看不见的敌人”,到讲解如何层层筑牢防线,一场有知识含量更有力量的展览,生动呈现了中国疫情防控以科学为武器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实践。
疫情何以快速扩散?怎样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令不少人产生了疑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总要求中,科学防治是重要内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对决中,我们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让科学精神的阳光穿越疫情阴霾的笼罩,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
“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谈到疫情防控时这样表示。要战胜疫情,必须科学地防、科学地控、科学地治、科学地管。人们不会忘记,1月23日,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遏制病毒的扩散;从火神山医院到雷神山医院,我们以令世人惊叹的速度建设专门医院、改造方舱医院,解决收治病人难题;我们充分动员社区力量,构筑起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我们普及防护知识、延长春节假期、安排错峰复工复产,尽最大努力保护每一个人的安全……从控制传染源、救治被感染者,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把握传染病防控规律,将科学精神、科学原则落实到疫情防控方方面面,迅速扭转了疫情扩散蔓延的严峻局面,赢得国际社会的称赞。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最有力武器,是战胜大灾大疫的决定性力量。疫情发生后,一系列应急科研攻关迅速展开,一场科学防治之战由此打响。从研究病毒来源和传播特点,到制定优化临床救治方案;从以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到率先研制出核酸检测试剂;从一个多月内7次更新诊疗方案,到新冠疫苗开始进行临床实验;从科学分析疫情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加强人员排查、监测……我们始终坚持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从而快速认识病毒发展的规律,让一项项科研成果加速涌现,为快速诊疗、科学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科学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文化和精神。在战疫时刻,我们不仅需要科学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武器,更需要科学精神涵养求真务实的态度。疫情期间,我们以一场场公开透明的新闻发布会,让真实有效的信息及时抵达;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专家积极发声,让科学出场,用事实说话,分析疫情形势,有力增强了整个社会对疫情的防控意识;鉴于各地疫情发展态势不同,及时增强
……
不为名利遮望眼 ——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姜赟
奉献精神,是科学家最可宝贵的品质,是需要大力弘扬的一种科学家精神。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许身国威壮河山”,扎根戈壁大漠默默奉献;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甘做隐姓埋名人”,30年“水下长征”无怨无悔;黄大年“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用生命开拓中国的地球深部探测事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一代科学家,为科学事业舍身探索,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为造福人类无私奉献,不仅推动了中国科研事业的长足进步,也在人们心中耸立起矢志奉献的丰碑。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这一要求赋予新时代科学家奉献精神以深刻内涵。面对推动科技跨越发展、勇攀科技高峰的时代重任,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才能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直达远方。
科学是精益求精的事业,弘扬奉献精神就要潜心研究,静心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