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0/22 15:54: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700字。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感受乡土,初识著作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和成书。
  2.通过与文学作品的目录比对,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进而感受学术著作的内容。
  3.通过讨论思考,总结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
  ■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
  2.通过思考,总结表达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或价值。
  ■ 学习过程
  (一)勾连现实,激趣导入
  1.看图感受:
  ①中国人见缝插针地种菜。
  ②中国庞大而复杂的家谱。——比对欧美相对简单的家庭关系和称呼。
  2.联系生活:结合你的生活和体验,还有哪些带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中国的春运,中国大妈爱跳广场舞;中国人喜欢托熟人找关系;“ 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叶落归根”“入土为安” 的观念根深蒂固;……
  3.深入思考:为什么?
  关键词:农耕社会的传统、乡土情结、儒家文化的影响。
  (二)了解作者,走进《乡土中国》
  1.了解作者:
  费孝通先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他是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1947年,他出版了关于社会学经典之作《乡土中国》。
  2.《乡土中国》写于70多年前。我们通过自己阅读来了解这本书的成书,拉近与这本书的距离。
  学习任务一:
  自主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乡土中国》共___篇论文,是从_________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暂时撇开____问题,专从_________本身来发挥,来追究________的特点。它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具有_____,尝试回答“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
  【参考】《乡土中国》共14篇论文,是从“乡村社会学”的课程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它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具有排他性,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3.学习任务二:
  小组讨论:《乡土中国》的核心是“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为什么用“乡土”这个概念,而不用我们熟悉的“农村”“乡村”?
  师引导:比较综合。①农村与城市相对应:《后记》第一段“甚至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 。所以“农村”主要是一个经济概念,表明的是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经济活动方式。②我们常说向往“乡村生活”。所以“乡村”主要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③“乡土情结”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