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设计3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6/6 21:24: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40字。

  劝学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把握相关句式的用法。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领会文章主旨。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关于荀子
  ①生平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②荀子的主要观点
  “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
  “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
  “明分使群”与古今、礼法之争
  ③荀子的名言
  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劝学》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劝学》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劝学》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劝学》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非相》
  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君道》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
  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天论》
  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正论》
  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性恶》
  2.关于《劝学》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劝是劝勉的意思。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 学不可以已;二、 用心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这是月牙山人(朱金城)对荀子核心思想解释。所以 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