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3/27 21:39: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340个字。

  八下中考必考古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
  同学们: 一想到你们语文没有教学课本,又不能直接在课堂师生共同研讨文章,还需要听网课,我觉得你们在这个特殊的疫情肆虐的日子理,真是长大了,了不起!老师给你们点赞.然而你们的学习困难老师理解,有的孩子家里没有宽带,只能用家长的手机流量上网,用“乐教乐学”软件根本无法听课,当然有的家庭孩子学习环境很好,有的家长给孩子还买了打印机.但是,我们不会因为环境学习的暂时不如意而疏忽自己的语文学习吧?只要你认真思考学习老师的教案,你照样是很优秀的,我们不是学过<生于忧患>吗?你认为自己是那个天将降大任的人吗?我觉得你是!加油!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 学习叙事和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2、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一朵芬芳的花朵,长盛不衰地盛开在文学的百花园中。而唐诗更是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绚丽多彩,映照古今。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世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后世将他的诗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1982年,杜甫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学过的《春望》,《石壕吏》著名的“三吏”、“三别”就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写作背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第二年,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旁建起了一座茅草房,后世称“杜甫草堂”。(补充阅读: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