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逍遥游》<br>
宁夏青铜峡市一中 马建梅<br>
一、[目的要求] <br>
(一)了解庄子及其作品、思想。 <br>
(二)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 <br>
(三)熟读课文,背诵的一段。 <br>
二、学习侧重点: <br>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br>
(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br>
(三)寓言体的特点。 <br>
(四)浪漫主义的奇丽色彩和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br>
(解说)本文是一篇想象奇特、对比鲜明、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寓言体文章,因此重点研究学习这些方面,对于了解庄子及其作品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借鉴、发挥与创造极有帮助,有利于我们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br>
[课时分配] 三课时<br>
[过程] <br>
一、在教师简要交代作者及其作品、思想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地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br>
二、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对自读时存在的问题、疑难进行针对性研究。 <br>
三、在研究的基础上分小组向教师质疑,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予以答疑。 <br>
四、强化性自读检测。 <br>
(解说)对于阅读课文,教师必须对学生放开手脚,训练和培养他们的自读习惯,提高他们利用教材本身和工具自我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可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其合作精神和研究习惯。 <br>
[点拨] <br>
一、 庄子及其作品 <br>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