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32910字。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
核心素养任务群学习目标1.体会诗歌意境。
2.理解诗歌内容。
3.赏析诗歌中比喻、反衬、侧面烘托等艺术手法。
主题时文
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
近日,一位名叫李明勇的友的关注。老师在校园里教书,能有什么稀奇的?原来是这位老师的经历让人感叹:16岁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上学了,22岁当保安,30岁考上研究生,41岁博士毕业并成为大友纷纷点赞:勇哥,好样的!还有人认为他是励志传奇。
但李明勇觉得自己算不上励志传奇,只是在不断接近目标。这句看似简单的话里,蕴含着一个精确控制的过程——不断调整步伐、坚持向着目标前行的过程。
控制论中有个原理叫负反馈调节,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老鹰捉兔子。试想一下,飞在空中的老鹰,地上奔跑的兔子,二者距离很远,老鹰本事再大也没法一下算出兔子的行进轨迹。可事实却是老鹰一个俯冲,任兔子跑得再快,一般都能抓住。其中关键在于老鹰发现目标后,用眼睛估计大致位置,之后随着两者间距缩短不断调整飞行方向和速度,最终成功抓到兔子。
做事的时候,很多人常想着一口吃个胖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想要达成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必须有严格的过程控制。不妨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发挥“日拱一卒”的精神,边做边观察,随时完善自己的策略和行为——这也就是李明勇所说的“不断接近目标”。坚持下去,目标可能就达成了。
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难就难在“不断”上。为目标而奋斗跟打游戏不同,在游戏中,每打倒一个对手、得到一件装备、完成一个任务,都能及时得到正面的反馈。可奋斗不是,比如想要学好外语,背 8 000 个单词,一口气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把这个大目标分割成若干个小目标,努力的过程仍然是艰辛的,有时也不能获得及时的反馈,时间长了,就容易放弃。
这时就要向长跑者学习。每个人都经历过跑步,刚开始时一定不容易,但一点点适应,一天天坚持,一开始靠自律克服懈怠,慢慢地,跑步本身的快乐就会来帮忙了。要知道,奋斗本身是快乐的呀。所以,要想克服惰性,走向成功,既要学会自律,永不懈怠,也要树立自信,及时战胜疲倦与畏难情绪。
有目标、肯奋斗,相信你我都能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国学经典
1.原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译文:不依靠规和矩,不能画成(标准的)圆形和正方形。
解读:规和矩原是画圆形和方形的仪器,因为这句话,“规矩”这个词就成了“规则”的意思。孟子在这一句话中,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这个规则,既是指相应的刑罚,也是指做人应有的原则。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都要依靠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去约束人们的行为。违背了它,则国将不国,家将不家。
2.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解读: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海拾贝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赏析】 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当时的诗人体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