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5780个字。
2006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十)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
2.本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7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 。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 。
⑤天时不如地利, 。
⑥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⑦ ,长河落日圆。
⑧ ,一览众山小。
⑨太博会开幕式上,主持人说:“子曰: , ,我们由衷地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 ”
2.根据拼音完成词语。(3分)
①静 (mì) ②步 (lǚ) ③吹毛求 (cī)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陶后鲜有闻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④等死,死国可乎?
4.对下列《秋词》和《天净沙·秋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J
秋词 天净沙·秋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祜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秋词》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唐朝人;《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作者是元朝人。
B.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秋词》中选取冲天而上的鹤来写,是因为它可以体现奋发向上的精神。
C.从《天净沙·秋思》的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警词》跳出了同类作品悲秋的窠臼,以格调昂扬见长,给人以哲理启迪;《天净沙.秋思》则旨在写景,细致描绘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恰的深秋晚景图。
5.下面句子中的第二个“认为”的对象是 。(2分)
这一学说认为,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像传统观点所誉为的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6.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梁山好汉’’的形象。请仿照示例,再写出两个“梁山好汉”及与他们相关的故事情节(示例所列人物或情节不得再写)。(4分)
示例:①武松醉打蒋门神
②时迁东京盗宝甲
答:① ②
7.认真阅读图表,完成下面的题目。(2分)
表一:你认为网上讲真话重要吗?
对比上面两张图表,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希望① , 自己上网聊天却② 。
二、阅读分析(共37分)
(一)(10分)
东坡云:“养猫攀捕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蓄犬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蓄不吠之犬。”余谓不捕犹可也,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不吠犹可也,不吠盗而吠主则甚矣!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非捕鸡乎?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