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00字。
边塞诗十三首简析
1、赠王威古
崔颢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这首诗和他另一首《古游侠呈军中诸将》,都颇似曹植的《白马篇》、《名都篇》,着力于人物意气风度的描绘。诗中春草射猎,野中割鲜的场面,尤其写得从容闲暇,富有生气。
2、张谓的《代北州老翁答》
负薪老翁住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诗中所述战争兵役给人民带来破产流亡,使我们想起杜甫在天宝十一载所作的《兵车行》。这也是前期边塞诗没有接触到的主题。朴质鲜明的自白,没有更多的渲染烘托。也是一种新的风格。
3、陈玉兰《寄夫》
夫戍边关妾在吴, 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并完全用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通过寄衣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念夫,到秋风吹起而忧夫,寄衣时和泪修书,一直到寄衣后的悬念,生动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此诗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来表现主题,是运用得比较成功的。
4、杂诗(无名氏 )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这首诗是边塞诗吗?为什么?“一夕秋风白发生”是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是边塞诗。从诗中的“无定河”“角声”“赫连台”“函关”等地名或事物中可以判断出。“一夕秋风白发生”用了夸张的手法,这个诗句用白发生长之速来状愁情之重,并且一句之中浓缩了“秋风”“白发”这样两种易引人遐思的典型事物,令人不由思绪悠悠,可谓神来之笔。
5、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1. 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2. 邸:客栈、旅店。3. 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简析]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