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90字。
安 塞 腰 鼓
(刘成章)
吴淞中学 林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散文的鉴赏比较,感悟人类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渴望
[教学重点] 感知人类强烈的生存渴望和生命意识
[教学方法] 比较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课 型] 拓展阅读、新授课
[教 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几堂课我们学习了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作——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也存在着这一类作品,表现出奔放、豪迈的风格,而与之相反的另一类作品则显示出一种柔婉、阴柔之美。今天,我们就要通过比较来欣赏两片散文——《安塞腰鼓》和《流浪的二胡》。
二、整体感知:
1、安塞腰鼓是一种黄土高原上的民间艺术,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我们而言,可能比较遥远、比较陌生,所以我们首先借助一个“安塞腰鼓”的表演片段来感受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应该如何来朗读这一类文章?
2、很多同学都已经跃跃欲试了,可是还得请大家继续培养培养感情,我们先来听一段课文的朗读录音(我们先来欣赏一段两位同学在课前精心准备的朗诵)。注意:在听的过程中找出一些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并作上记号。(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至“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现在,给大家一个发挥的机会,请根据表演的节奏气势、结合同学朗读的语音语速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剩下的部分。
三、合作探究:
1、散文中,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往往是点睛之笔。请将找到的语句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品味一下:这些语句究竟表现了些什么?
注意:根据“接受美学”的原理,对一个文本,可以作多角度的解读,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但前提必须言之有据,不能完全脱离文本而进行。举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