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44
- 资源简介:
约7370个字。
童心童趣,多姿多彩
——《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把握重音,在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对春的情感。
2、运用关键词归纳法,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与内容。
3、在语序调整、长短句变化中感受《春》语言的魅力。
4、通过叠词的赏读,感受朱自清写本文时的童心童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时,重音与情感的抒发
第二课时,儿童口吻式的语言
教学辅助: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亲爱的同学们,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节拍。每一个节拍有自己独特的景观:春夏秋冬之景美不胜收。春,作为一年的开始,深得文人墨客喜爱。在你的记忆里,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在这些诗文里,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春”?
学生分享自己的积累:我从“”(朝代+人名)的“(作品名)”,读到了“”(写春的诗文句),他笔下的春是“”(特点)的。
2、春不仅属于文人墨客,更属于我们每位同学。同学们,你眼中的春是怎样的?请用一句话说说。
(学生说自己眼中的春,老师总结并引入朱自清的《春》。引入语:春不仅让古代文人挥毫泼墨,更让现代作家朱自清着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春》,去品味他笔下的春之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诵读全文,边读边用关键词归纳法,找出作者写了春的哪些代表性景物,展现了春的什么特点?(5分钟后,师生交流)
盼春(1)总写春回大地:一切刚睡醒山水太阳
绘春(2-7)(3-7)依次为: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人迎春
赞春(8-10)娃娃——新,小姑娘——美,青年——力
注意:绘春部分的概括,用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也可以。
2、师生诵读选段,注意重音、停(﹀)连(︿),探求作者情感。【教学重点:重读】
(1) 哪些词,你认为要重读?
(2) 词语重读后,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并选定文段进行朗读检测。(课中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