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卷(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5 6:52: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卷(打包8套)(新版)新人教版
广东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920281.doc
广东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920287.doc
广东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920286.doc
广东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920285.doc
广东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920284.doc
广东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920283.doc
广东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920282.doc
广东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综合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920280.doc
  第二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使气囊膨胀并迅速弹出,以保护车上乘员的安全。该气体是( C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锈铁钉  B.山泉水  C.液态氮  D.鲜牛奶
  3.(日照中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 )
  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C.酒精+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D.碳酸―→水+二氧化碳
  5.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臭氧  D.一氧化碳
  6.(荆州中考)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
  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7.(龙东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8.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氧气除去,而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D )
  A.木炭  B.硫黄  C.铁丝  D.红磷
  9.某同学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C )
  A.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  B.在集气瓶底铺了一层细沙
  C.点燃火柴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D.将细铁丝表面的油污擦净
  10.(鄂州中考)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在灯丝的支架上附着了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能是( B )
  A.红色油漆  B.红磷  C.氧化铁  D.高锰酸钾
  11.(广东模拟)工业制氧气采用分离液体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属于物理变化  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
  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  D.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12.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③火星上钢铁不易生锈;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13.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装置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O2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第六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
  A.石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B.二氧化碳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D.活性炭吸附色素
  2.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D )
  3.(宁夏中考)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一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4.(重庆中考)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B )
  A.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
  5.某大学研究小组研发的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还要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B.与钢相比,石墨纸硬度更大
  C.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质量较小  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6.(佛山中考)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简便可行的方法是( D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活性炭吸附色素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而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D.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今后还可能会有其他碳的单质被发现
  8.(常德中考)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积极提倡“低碳”行为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效应
  D.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
  9.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丙――→高温乙;②乙+O2――→点燃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B )
  A.C、CO、CO2、CaCO3  B.C、CO、CO2、H2CO3
  C.C、CO2、CO、CaCO3  D.C、CO2、CO、H2CO3
  10.将H2、CO2、N2、CO组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灼热的炭层、灼热的氧化铜、浓H2SO4(具有吸水性),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B )
  A.CO、H2  B.N2、CO2  C.N2  D.H2O、N2
  11.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B )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C )
  第七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C )
  A.沼气池中产生甲烷  B.煤和石油的形成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D.煤干馏得到焦炭
  2.(南京中考)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D )
  3.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D )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D )
  A.C+O2=====点燃CO2   B.Mg +2HCl===MgCl2+H2↑
  C.CaO+H2O===Ca(OH)2   D.CO2+C=====高温2CO
  5.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石油是“清洁燃料”
  C.石油主要由多种物质组成      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
  6.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7.(达州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8.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B.大力推广并充分利用太阳能
  C.合理、安全开发利用氢能、核能  D.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9.同时进行以下实验,蜡烛火焰最先熄灭的是( B )
  10.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 )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11.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A )
  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12.(德州中考)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13.我国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