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6940字。
垫江县坪山中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40分)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6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啜泣(chuò) 相形见绌(chù) 崭露头角(zhǎn) 狼藉(jí)
B、祈祷(qǐ) 毫无顾忌(jì) 阴晦(hùi) 惬意(qiè)
C、嫉妒(jì) 忍俊不禁(jīn) 惘然(wǎng) 拮据(jǖ)
D、纤细(xiān) 同舟共济(jǐ) 嗟来之食(jié) 逶迤(yǐ)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把他的这次大陆之行定名为“搭桥之旅”,显示了求沟通的成意。
B.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们在公园内修建了一坐在二战中牺牲的将士的陵墓。
C.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录音带,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检回来。
D.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 从上下文的连贯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3分)
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性的影片,其广阔丰富的社会背景, ,深刻的思想内涵,精妙的表现方法,是由银幕传递给观众的。
A. 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 B. 人物性格的鲜明生动
C. 人物鲜明生动的性格 D. 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B、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钢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5. 上物理课时,老师为了生动形象地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幅有趣的对联,它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冰水,冰化水水温升。”这幅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 )。(2分)
A.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B.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C.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二、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2-15题。(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8分)
①去年的一场大海啸,让人们谈“海啸”色变。对海啸,好多人都想知道个究竟。
②海啸是由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而产生的一系列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巨大海浪。这种海水运动引发的惊涛骇浪,波高可达数十米,其转移速度可快至每小时800公里。这么高的“前赴后继”的层层“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对生命和财产可造成严重危害。去年印度洋大海啸在泰国沿岸把一艘50吨重的船从海边推到岸上1.2公里远的地方;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汹涌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到达日本后还造成了一定危害。从有关数据来看,海啸高达2米,木制的房屋会瞬间遭到破坏;,海啸高达20米以上,钢筋水泥建筑也难以招架。
③凡是能引起海水置换或转移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海啸,如:地震活动、海底山崩、火山爆发以及宇宙的影响等。
④海啸通常是由震源在海底下50公里以内、里氏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产生的振荡波引起的。在震动之后,振荡波在海面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地方,这就像丢颗石子到水中,涟漪由内向外扩散一样,所以海啸不是单一的巨大波浪,而是一批具有很长波长的海浪。
⑤海啸的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不管海洋有多深,波都可以传播过去。而且海水越深,因海底变动而涌动的水量越多,从而形成海啸之后在海面移动的速度也就越快。如果发生地震的地方水深为5000米,海啸则和喷气式飞机速度差不多,每小时可达800公里,当海浪靠近岸边时,如移动到水深10米的地方时,其时速放慢,变为40公里。但由于前浪减速,后浪推过来发生重叠,因此海啸到岸边时波浪就会长高,能以极大的能量冲上岸。
(原作者阿迪,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