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2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11 16:32: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课时,约3460字。
〈〈安塞腰鼓〉〉教案设计

         乐只中学     李岚
课题:〈〈安塞腰鼓〉〉(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说明:这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这是一幅鼓在搏击、情在燃烧、人在奋发的北   国风情图!文中奔涌着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豪迈与雄浑。那铿锵的节奏、恢宏的气势、汹涌的激情,无不让读者颤栗不已。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并体会作者是如何用生花的妙笔来描摹“安塞腰鼓”的;感受安塞腰鼓雄浑、磅礴的气势;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的实效;教学时间计划二课时。
目标试设:1、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2、理解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和感叹句对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
          3、体会用语言表现声音的艺术美,感受音乐壮美的一面,领悟生命力量,感受安塞腰鼓雄浑、磅礴的气势。
          4、学会通过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雄浑、磅礴的气势。
          2、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理解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和感叹句对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
          2、学会通过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路径: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感受 
先用录音机播放安塞腰鼓的片段,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配乐〈〈黄河大合唱〉〉。(设置情境)站在坦荡如砥、厚重安稳的黄土高原上,在秋高气爽的晴空下,聆听那震耳欲聋的安塞腰鼓,感受那酣畅淋漓、奇伟激昂的艺术魅力,此时的你一定是激情万丈、心潮澎湃。你能用一句话描述此时的心情吗?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其粗犷、雄浑的风格正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是人与鼓的合一,是生命与激情的合一,人借鼓势,鼓助人威,热情奔放,酣畅淋漓。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的成功表演使“安塞腰鼓”享誉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起来学习土生土长的陕西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对安塞腰鼓是怎样欣赏、体会的。
二、预习检查,注音解释
1、  忘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2、  狂舞:纵情地跳舞。
3、  闪射:闪耀,放出(光芒)。
4、  火烈:像火一样热烈。
5、  亢(kàng)奋:极度兴奋。
6、  晦(huì)暗:昏暗,不明显。
7、  羁绊: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8、  烧灼:烧、烫,使受伤。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范读课文。
2、  分组讨论,谈谈初读此文的感受。(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3、  找出文中标志文脉络的语句“好一个安塞腰鼓”并探究其作用。
4、  提问: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明确结构。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大致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第二部分:从“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部分:从“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到文末。
四、品读与思考
1、  文章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背景写:一片高粱地、咝溜溜的南风。
从人物写:茂腾腾的后生。
从性格写:朴实。
从神情写:沉稳而安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