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20字。
八年级下册 25 诗词曲五首
婺城区罗埠初中 张文艳
教学目标
1、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准确地处理节奏、把握朗读的语气语调。
2、 初步了解诗词曲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不同特点。
3、 学会通过了解背景,根据诗歌内容发挥想象、再现意境,领会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请几位学生背诵一首自己最喜爱的古诗,并说说喜爱它的原因。
2、 师生一同归纳古诗受人喜爱的原因:语言凝练、形象,富有韵味;感情丰富、深长;意蕴含蓄隽永。
老师引入新课:我们怎样有感情地朗读古代的诗词曲,领略诗歌优美的意境,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思和深刻的感悟呢?
二、方法指引:
(投影)
1、 初读诗歌,体会感情基调。
2、 了解背景,探知写作意图。
3、 发挥想象,再现意境,领会思想感情。
4、 逐联吟诵,了解诗歌的起承转合,了解诗人如何委婉曲折地表情达意。
5、 再读诗歌,读出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感情的起伏变化。
三、攻克难点一:初读诗歌,体会感情基调
(一)答疑
生问:怎样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师答(投影):初读时,力求读准字音、句读,一般可以大体知晓诗歌的意思,领会诗歌的情感基调。
(二)老师示范朗读
请学生评议:1、读得是否通畅?是否有感情?
2、怎样处理节奏、语速、语调和语气的?好不好?
3、怎样选择重音的?好不好?
(三)学生模仿朗读
1、模仿老师自由放声朗读。
2、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感悟到的情感基调。
(四)师生一同小结:
如何准确地处理诗歌的朗读节奏,把握语速和语调,从而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这些诗歌的样式不同,节奏也不同:七言一般以“二二三”的格式来划分句读,五言按“二三”的格式划分,而六言按“二四”或“二二二”的格式停顿。这样我们就能够对七言律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五言绝句《赤壁》和宋词《水调歌头》、元曲《山坡羊 潼关怀古》这些诗歌准确地划分句读,把诗文读通畅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音节压抑,语速较缓,起先语调较为低沉,到尾联转为昂扬;《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