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词语辨义(虚词)练习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正确使用虚词练习<br>
(教师分析教案)<br>
1下列代词使用没有毛病的一项是<br>
A 我们一定要坚持体育锻炼,否则你的健康水平就难以提高。<br>
B 他看见一位战士和他的小孩在田里劳动。<br>
C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不喜欢他,并且愿意和他接近呢?<br>
D 鲁迅也为柔石高度近视而又要照顾自己而极为担心。<br>
分析:答案为C。A项人称变换不当,B项与D都有歧义。<br>
<br>
2、对下列两个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br>
①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br>
②他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br>
A①②代词使用均没有毛病。 B①②代词使用均有毛病<br>
C①代词使用有毛病,②代词使用没有毛病 D①代词使用没有毛病,②代词使用有毛病。<br>
分析:答案为A。<br>
<br>
3、分析下面代词为什么用错了<br>
①我们车间今年浪费很大,如果把它集中起来办一个展览,大家都会明白它能派多大的用场。<br>
分析:前面未明确指明浪费了什么,所以后面的“它”就无所指代了。如果能在浪费前列举一例,让“它”具体所指,句子则无毛病了。<br>
②幻想是人民生活愿望的反映,它们和迷信有本质的不同。<br>
分析:“它们”指群体,而“幻想”表意单一、明确,指明一种思想,具体一事,应用“它”或“这”指代才对。<br>
<br>
4、分析下面句子用词的错误<br>
① 我信班的同学学习都很认真,只有一个同学有些马虎、粗枝大叶。<br>
分析:以偏概全,前后矛盾。可改为“除了一个同学有些马虎、粗枝大叶外,其他同学学习都很认真”<br>
② 他的这一论点,和明代“公安派”关于诗与时代的关系的论述,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br>
分析:“基本”表有另外情况,“完全”表无另外,二者同指一物产生了语义矛盾,可据实际情况去掉其中一个。<br>
③ 补习班同学阅读能力不好,成绩上不去,这些同学所缺乏的:一是基本功不扎实,二是学习态度不认真。<br>
前面有“缺乏”、“否认”、“避免”之类的词,与后面的否定副词配套起来,把意思说反了。<br>
④蔡老师呕心沥血于教育,把爱洒在学生身上,难道能否认这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不是师生之情吗?<br>
分析:这句有三次否定,一是“难道……吗”,表反诘语气的否定,二是用了“否认”一词,三是用否定副词“不”。三次否定恰好把语意说反了,可去掉“能否认”一语。<br>
⑤我们不能把开会积极发言作为衡量一个人觉悟高低的标准。<br>
分析:前面只讲了一种情况,“积极发言”,而后“觉悟高低”却使用了一对反义词,“高”“低”,使句子语意产生了矛盾。应去掉“低”。<br>
⑥职工们在生产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被高度地发挥出来了。<br>
分析: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职工们主动发挥出来的,要、去掉“被”。<br>
⑦这位热爱农村的复员军人,又被村民们当选为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br>
分析:“当选”就是被选上的意思,改为“又当选为……”<br>
⑧你说的是否是他?<br>
分析:是否是“是不是”的意思,不能与“是”连用。<br>
⑨他平时功课好,这次又准备充分,所以竟然考上了重点大学。<br>
分析:“竟然”是意出人意料之事,与前文意思不符,去掉“竟然”<br>
<br>
5、下面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r>
A 为什么对于这种严重妨碍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至今未能得到很好的纠正呢?<br>
B 转换经营机制,的确对某些在旧的轨道上生活惯了的同志感到不习惯。<br>
C 这个学生的现实表现,对于任课老师都是了解的。<br>
D 道路本身的好坏,对于车辆能否安全行驶,影响也很大。<br>
答案为D。<br>
<br>
6、加点的词用错的一项是<br>
A 在坑道崩塌事故中,两位模范共产党员牺牲了。<br>
B 对于他想另谋职业一事,我是反对的。<br>
C 目前对于这方面的文章也不少,不说单行本或报刊杂志,就是本刊好发表一些。<br>
D 关于他想另谋职业的事,我早就说过了。<br>
答案为C。<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