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18570个字。
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第一部分:共鸣
一、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挺“古老”的文章。
[投影展示课题《纪念白求恩》]
师: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我们都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学──
[投影展示]共鸣──争鸣
师:先共鸣。让我们去感受理解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请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的是记叙的句子,如果你发现是议论的,就停止。明白吗?好,读记叙的句子,预备起。
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好,有的同学是很清楚的。刚才读的这几个句子,旁批“记叙”。
(生记笔记)
师:白求恩是哪国人?
生:加拿大人。
师:什么职业?
生:医生。
师:什么时候到中国。结合“注释一”看看。
生:1938年。
师: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不久。这是个特殊的背景。他来干什么?
生:帮助中国抗日。
师:这是第一段的记叙告诉我们的。现在看最后一段,注意了,也是读记叙的句子,读到议论就停止。“我和白求恩同志”,预备起!
生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师:好,非常好,旁批,记叙。这是议论文当中的记叙,非常的凝练。白求恩什么时候去世?
生:1939年
师:39年。哎,到咱们中国不到两年啊。好,他在中国是怎么工作的呢?头抬起来看大屏幕(配乐)
[投影展示]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年一年,其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