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10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古典诗词鉴赏精练<br>
虞美人 (五代)李煜<br>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r>
把握内容 (写什么内容)写作者面对美景怀念往昔帝王生活。 <br>
把握感情 (抒什么感情)抒发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 <br>
把握技巧 (用什么方法)用了设问、比喻手法。 <br>
1.请分析词中“春花秋月”、“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改”的含义。 <br>
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失国之君的李煜无心欣赏,讨厌它的无尽无休。 <br>
往事:是指昔日尊贵的帝王生活。 <br>
故国:“故国”是指已灭亡的南唐。 <br>
雕栏玉砌:“雕栏玉砌”指代旧日的宫殿,用宫殿概括一切繁华美富的东西。 <br>
朱颜改:语含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br>
2.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人称道? <br>
答: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br>
简介:作者李煜曾经是显赫的南唐后主,而作此词时已是北宋的阶下囚,因而词中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尤其是最后两句以春水喻愁思广为传颂,此词也因此被喻为“词中之帝”。李煜在他41岁生日那天命人演奏《虞美人》,因为词中明言“故国”、“雕栏玉砌”,宋太宗闻知后,觉得它有故国之思,赐牵机药毒死他。因此,这词便成了李煜的绝笔。结尾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形象性的概括收束全篇,言有尽而意无穷。 <br>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诨<br>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br>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br>
⑴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_愁_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br>
⑵简答: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现在多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br>
⑶简答: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br>
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虫鸟凄鸣的萧条景象。 <br>
⑷简答: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br>
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恨的感慨。 <br>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br>
闻 雁 韦应物 寒 塘 赵嘏<br>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br>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br>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都是抒发 。 <br>
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br>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br>
答: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