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小题,约5070字。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语文版)
说明:1、全卷共四大题,17小题,6页,满分120分(含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按要求填空(共14分)
①但愿人长久, 。(2分)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2分)
③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一词中,表现词人因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句子是:
, 。(2分)
④《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古往今来奸雄第一奇人”是 ,“古往今来贤相中的第一奇人”是: 。(4分)
⑤ “却说女娲练石补天之时……单单剩下一块用,弃置青埂峰下”“那座山正顶上有一块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好精脾,感之既久 ,遂有通灵之意。”上文两块“石”都幻化成”人“形,前者即《 》中的 ,后者即《 》中 。(4分)
2、语言运用(4分)
放学时,校门口异常拥挤。一同学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转头就准备走。此时,你喊住他,既想表达你的不满,又想他接受你的意见,你该怎么说?请用得体的语言准确地表明你的意思。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逐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解释加点的词语。①便要还家(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分)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6分)
①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自私的代价(20分)
在经过一轮复一轮的重重筛选后,我们五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应聘者终于从数百名竞争对手中,像大浪淘沙一般脱颖而出,成为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佼佼者。
我们这五个人,可以说都是各条道路上的“英雄好汉”,彼此各有所长,势均力敌,谁都可以胜任所要应聘的职务。换句话说,就是谁都有可能被聘用,同时谁都有可能被淘汰。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最后一轮的角逐更加具有悬念,更加显得激烈和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