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5830个字。
2006年中招语文模拟试题
郑州市六十九中 柴阳侠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贫民窟(kū) 相形见绌 (chù) 白皙(xī)
B.桑梓(zǐ)之地 挑拨离间(jiàn) 蜷伏(quán)
C.大腹便便(pián) 孜孜不倦 (zī) 锲而不舍(qiè)
D.惟妙惟肖(xiào) 好高骛远 (wū) 匀称(chèn)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安然无恙 相形见绌 蓦然回首 高瞻远瞩
B. 猝然长逝 眼花缭乱 疮疤 湛蓝
C.脍炙人口 恻隐之心 略胜一筹 根深蒂固
D.戛然而止 风糜一时 虚张声势 颀长
3.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请依次改正。(3分)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a正在日益委缩。b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争多。c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默写。(9分)
(1) 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
(2)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对理想执著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4)同样是感叹人生,辛弃疾笔下是“可怜白发生”的叹惋,而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将自己头发斑自渐近衰老的现实抛却脑后。
(5)登高极目,世间山水尽收眼底。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5、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分)
示例: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
6、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同一个词语的意思会发生变化。有人一只眼睛患病,用纱布包扎起来,别人笑话他,他说:“我这才真的叫‘一目了然’呢。”“一目了然”这个词语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在此句子的含义是什么?(2分)
原义:
此处: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2分)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二、综合性学习(5分)
8.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肯定通过多种方法搜集到了很多精彩的事例或名人名言。请你将感触最深的事例和名言分别写在下面。(3分)
事例:
名言:
9.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楹联应对活动,其中给出的一则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