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ppt42
- 资源简介:
课件共36张,教学案约3820+2590字。
【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时间:6月15日
【课 题】 墙上的斑点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
【教学目标】
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首先的难重点,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课文基本结构的理解和把握是又一个难点
2、对联想方法的把握和材料的选取是要深入研究的,可以让学生当堂练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代诗人宋毅烈曾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名字为题写过一首诗:
墙上的斑点想了一生/她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
婚姻是一只闷盒子/只能看不能想:回形针
房间被布置以蝴蝶标本/抽一支烟,从侧面去观察男人
早晨需要阿斯匹林/哦,一只患了抑郁症的花瓶
喜欢带有尼古丁味道的男人/喜欢优雅的手势
“让我们谈谈眩晕症吧/或者避孕药如何使用”
她害怕套间,抽屉/她说尖叫吧;女人应该歇斯底里
坏天气,潮湿的婚姻/她对安眠药的依赖性
她偶尔谈到孩子/她的子宫忧郁症:耽于幻想
和自我封闭。/她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
这首诗较为形象地概括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特征、生活追求与创作历程。
二、简介伍尔夫生平和创作及意识流小说:
1882-1941;其父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41年投河自尽。
强调内心;“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猁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
……
[外国文学作品欣赏] 时间:6月15日
【课 题】 墙上的斑点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
【学习目标】
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现代诗人宋毅烈曾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名字为题写过一首诗:
墙上的斑点想了一生/她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
婚姻是一只闷盒子/只能看不能想:回形针
房间被布置以蝴蝶标本/抽一支烟,从侧面去观察男人
早晨需要阿斯匹林/哦,一只患了抑郁症的花瓶
喜欢带有尼古丁味道的男人/喜欢优雅的手势
“让我们谈谈眩晕症吧/或者避孕药如何使用”
她害怕套间,抽屉/她说尖叫吧;女人应该歇斯底里
坏天气,潮湿的婚姻/她对安眠药的依赖性
她偶尔谈到孩子/她的子宫忧郁症:耽于幻想
和自我封闭。/她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
二、简介伍尔夫生平和创作及意识流小说:
1882-1941;其父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41年投河自尽。
强调内心;“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猁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痕迹吧。”
意识流小说,“意识流”一词是小说家亨利•詹姆士的兄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者借用该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代表作家除弗吉尼亚•伍尔夫外,还有詹姆斯•乔伊斯和多罗西•理查逊等。意识意流小说是唯我论在文学上的体现,其哲学信条是除了自我存在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是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