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ppt11(3份打包)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8张,文字约10530+4130字。
5 韩愈 听颖师弹琴
伟哉,韩愈
被贬潮州的韩愈并没有因个人得失而意志消沉,而是切切实实地做了几件好事:杀鳄除害,兴修水利,兴办教育,后来改迁袁州,还继续赎取奴婢,禁止人口买卖。在上即直言政事,兼济天下,在下即务实求是,福泽一方;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韩愈一生可谓言行一致,比起那些志大才疏、高不成低不就之辈来,不怨天,不尤人,不放弃,切切实实做好本分,真正身体力行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可敬!可佩!可歌!
其实韩愈在潮州只是逗留了短短八个月,但他播下的种子,带来的希望,却是一直默默萌芽,暗暗闪亮。韩愈又像一座高山,一湾绿水,永远留在潮州,润养着潮州。“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古往今来,历史上曾出现过多少王侯将相,有过多少名士英杰,不少人竖碑刻石,造庙建寺,希望可以人过留名或炳照青史,然而,刻在石上的,写在书上的,不少早已湮没在岁月的最深处,早已蔓草青青,有几个还真正地活在后人心中?在潮州短短八个月的韩愈,竟然令一片山河尽姓韩:潮州的江改叫韩江,潮州的山改叫韩山。王侯将相能有几个能让山河改姓?以山河为姓,人心作书,伟哉,韩愈!壮哉,韩愈!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姓名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简历
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韩愈的父亲早逝,他由哥嫂抚养。韩愈十岁那年,其兄因事降职到广东韶关一带做刺史,他也随兄长南迁到了广东。不久其兄逝世,嫂嫂只好带着韩愈返回故乡。这不幸的遭遇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刻苦自学,发奋读书。
韩愈贞元八年(792)中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任刑部侍郎时,他上书谏迎佛骨,触怒了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
[基础巩固层次A]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导学号:32672023】
昵昵(nì) 嗟余(jiē) 颖师(yǐnɡ)
柳絮(xù) 轩昂(xuān) 喧啾(qiū)
跻攀(jī) 未省(shěnɡ) 丝篁(huánɡ)
遽止(jù) 滂滂(pānɡ) 根蒂(d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昵”应读nì,“啾”应读jiū,“省”应读xǐnɡ,“蒂”应读dì。。
2.改正下列诗句中的错别字。
失式一落千丈强 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柢 忽见孤凤凰
挤攀分寸不可上 恩怨相尔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式”应为“势”,“柢”应为“蒂”,“挤”应为“跻”。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嗟余有两耳 嗟:叹息
B.失势一落千丈强 强:强壮
C.推手遽止之 遽:急忙
D.未省听丝篁 省:懂得
【解析】 B项,“强”应是“有余”的意思。
【答案】 B
4.下列对诗句内容、表现手法的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32672024】
A.《听颖师弹琴》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B.作者化无形为有形,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把比较难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C.《听颖师弹琴》这首诗是专门描写音乐的作品,诗中并没有写对自身境遇的感叹。
D.本文运用了“倒点题法”,更能增强感染读者的效果。
【解析】 C项,“诗中并没有写对自身境遇的感叹”不对。
【答案】 C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听颖师弹琴》中描写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窃窃私语,以嗔怪之声,表达倾心相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颖师弹琴》中描写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气势非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颖师弹琴》中表现琴声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诗人推手制止,不忍卒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 (2)划然变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