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长春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0/17 23:20: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40个字。

  语文实用教案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 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及常用的修辞手法。
  3、 了解诗中详写和略写的部分,理解这首叙事诗详略分明的特点。
  4、 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准字音、字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情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详略得当,巧妙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
  方法 诵读法、复述法 手
  段 多媒体 课
  时 2课时
  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
  问:同学们,巾帼不让须眉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不仅流芳百世,而且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①听录音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疏通大意,掌握一些重点字词句的含义,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1.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替父从军(从军缘由)——详写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出征前的准备——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第三部分(5—6段)―――凯旋辞官——详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