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河大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0/17 16:01: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20个字。

  《我爱这土地》教学流程3稿
  一、用68岁所作诗歌导入。在1978年,一位用一生追求光明、歌唱太阳的,已经68岁的诗人,又谱写了一曲《光的赞歌》
  我也曾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在这个茫茫的世界上
  我曾经为被凌辱的人们歌唱
  我曾经为受欺压的人们歌唱
  我歌唱抗争,我歌唱革命
  在黑夜把希望寄托给黎明
  在胜利的欢欣中歌唱太阳(写于1978年)
  二、背景介绍:他就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他用一生歌唱太阳,也用尽一生歌唱土地,歌唱祖国的土地。但是,让我们回到1938年的中国大地。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此时,年仅28岁的艾青写下了他的代表作《我爱这土地》这样一首慷慨激昂的诗。(用图片展示,语言描述,尽量贴近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师,朗诵;生,跟读(在下面的反复阅读时,考虑想任志宏那样的反复,或者还有更多的诵读方式)

  板书三个标题
  一、感悟整首诗(感悟):
  (一)、读出重音
  1、“我爱这土地”的重音朗读活动。想要突出谁那就重读谁。
  2、用着重号标注重音。
  让学生说说每句标注的要重读的词语和理由。试着自由读。
  (二)、读出节奏
  1、本诗最大的停顿,第一自然段中最大的停顿。(意在用这两个问题体现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以及这只鸟生则大声歌唱,死也要归于土地。)
  2、体会第3-6句的停顿和节奏,注意斜线标注。
  (三)、大声朗诵,注意体会感情基调
  看看这些画面,无辜的人们被残害,娇美的河山遭蹂躏,多少人流离失所,曝尸荒野;多少人忍饥挨饿,水深火热。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艾青用这样一首慷慨激昂的诗,表达了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和对祖国的深沉的爱。)
  二、体会中心词(分析):以背诵活动为载体
  经典的诗歌,我们要反复朗读,力争成诵。下面我们试着来背诵这首诗,看看哪些同学能尽快的背诵下来。
  要想尽快成诵,就要抓住中心词,每句诗的中心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