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8/17 13:39: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10字。

  海南省海口二中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听听那冷雨》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
  “雨”在我们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中,是一个涵义十分丰富的意象,我们大家都学过很多和“雨”有关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说的是清新的春雨;“乱雨跳波溅入船”,“密雨斜侵薜荔墙”,这则写了夏天的急雨;而说到萧瑟的秋雨,我们就会想到“秋风秋雨愁煞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那丝丝细雨中,包涵着多少悲喜苦乐,蕴藏着多少无尽的回忆和向往,“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天气现象,也不仅仅代表着某个季节,“雨”更是一种情感,一种心境,在不同的人的笔下,“雨”,有着不同的味道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一个游子,一个诗人的笔触,来同他一起,“听听那冷雨”
  二、作者简介
  这个听雨的人,这个诗人,这个游子,就是余光中,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他(投影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曾任台湾师范大学与政治大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翻译和评论读创作,他自称为自己的“四维空间”,涉猎广泛他的诗和散文多以抒写乡愁和思乡之情为主
  他的散文雍容华贵他的写作接续了散文的古老传统,也汲取了诸多现代元素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注重散文的容量与弹性,他探索散文变革的丰富可能性,同时也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
  三、文章题目叫做“听听那冷雨”,那么作者是从哪一部分开始写“听雨”的呢?请从课文中写“听雨”的部分,划出你认为写的很好的句子(依据学生划出的认为好的句子,师生共同鉴赏,分析其语言特色)
  【以下是教师课前准备的内容】
  1、  第五自然段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
  (1)“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句式工整,意境优美,强调了雨的声音这其实是作者化用的古人的诗句(投影)
  “疏雨滴梧桐”:(唐)孟浩然《省试骐骥长鸣》“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