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导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8/13 16:43: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90个字。

  第十课《〈论语〉十二章》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
  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教材助读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预习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说(yuè)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罔(wǎng)殆(dài)箪:(dān)曲肱(gōng)
  2、学生熟读课文,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