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2260个字。
12、世上没有傻问题
教学目标
1、要永葆好奇心,对生活和学习的各种问题寻根究底。
2、学习话题的针对性。
3、养成会提出问题、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培养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
2、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鼓励他们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
1、学会观察问题的方法和培养敏锐的思维。
2、真正养成敢于提问的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他成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是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曾连续担任研究行星的权威杂志《伊卡洛斯》的主编。1980年,他推出长达16集的大型电视系列片《宇宙》,在世界上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另外,他的著作《伊甸园的飞龙》、《布鲁卡的脑》、《无人曾想过的道路:核冬天和武器竞赛的终结》等书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伊甸园的飞龙》还获美国普利策奖。
二、你问我答,整体感悟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读后想一想:你能结合课文提出哪些问题?
(每桌发一张纸,把问题写在纸上,然后传上来,教师选择性读一些,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三、讨论交流,合作提高
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回答,其他组补充。教师总结归纳.
1、阅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讨论归纳:世上只要称得上是问题的,都表明对理解世界的渴望,都有探索的价值,不管提问的是成年人还是孩子。
2、作者是针对哪些现象来谈论这一话题的?
讨论并归纳:
作者是针对: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学生很好奇,爱动脑筋,爱思考,常问一些连续的问题,他们从没听说过什么叫“傻瓜式”的问题。但到了高中,他们失去了大部分好奇心,他们担心提出“傻瓜”问题;他们愿意接受不充分的答案;不提连续性的问题,这一现象。
3、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归纳:
(1) 来自同学的不许杰出的压力
(2) 学生从社会学来的短期满足
(3) 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太低
(4) 讨论科学问题很少有回报,少数人会被贬为傻子或书呆子
(5) 最重要的是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并常以生气或嘲弄的态度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