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5700字。
2006年中考语文仿真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
一、语文积累(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①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这种掂(diān)斤拨两的交易未免落得个吝啬的罪名。
②这场比赛双方实力悬殊,结果毫无悬念,甲方已经是稳操胜券(juàn)。
B.①不食嗟(jiē)来之食表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骨气。
②不论到什么地方他都要找机会炫(xuàn)耀一番,惟恐别人忽视了他。
C.①必须不被搽在表面上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jí)梁。
②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zhàn)出,争辩道,……
D.①连当初最虔(qián)诚的几个人也都产生了怀疑。
②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chěng)戒得还不够快意。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宿儒 喑哑 科举落第 苍海一粟 B.孤孀 诘责 凶神恶煞 无可后非
C.嘹亮 魁梧 神色张惶 烦琐之至 D.阴霾 矍烁 锐不可挡 稍纵即逝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瞩目____上升的五星红旗,聆听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②手术前,他们把____困难和风险情况都考虑到了,并做了周密的应对安排与准备。
③她反复问自己:“这次测试其他同学都过了,为什么______我不及格?”
A、慢慢 重重 偏偏 B、徐徐 种种 偏偏 C、徐徐 重重 恰恰 D、慢慢 种种 恰恰
4.初中三年,你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定也读了很多名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作品?你能简要说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吗?(4分)
5.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6题)(6分)
(1)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
(2)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3)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
(5)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
(6)最爱湖东行不足,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予独爱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周敦颐《爱莲说》
(8)子曰:“ ,可以为师矣。” 《论语》
6.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1)写出两句有关思乡的古诗词: , 。
(2)《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
二、阅读(55分)
[一] 孔子的故事(20分)
从三十岁左右就从事教育的孔子,在任何时期也不曾放弃教育活动的孔子,随时想到自己培育的人才出众而感到欣慰的孔子,随时感到自己的主要生活可以拿① “学不厌,教不倦”来概括的孔子,现在更意识到教育工作才是自己的本行了。
孔子也常常以自己虚心的榜样来教育弟子。他曾说:② “三个人一块儿走路,其中就准有我一位老师。”一个当惯了教师的人,往往容易摆出一副无所不知的架子,有时甚而不知道的也冒充知道。但作为一个教育家的孔子却一贯虚心,对于求知是抱有严肃认真的态度的。孔子曾向子路说道:③ “仲由啊,你知道什么是教育吗?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知道。一个教育者是应该这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