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5570字。
2006年中考语文仿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
一、语文积累(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2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xīn 鼓舞啊。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块清xī 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迷茫中的一zhǎn 灯,那是陶醉时的一lǚ 清风,那是求索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 (---选自《提醒,是一种特别的爱》)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溃赠 琥珀 辨别是非 自出新裁 B.涵养 振撼 锤炼 海枯石烂
C.修葺 涌跃 穷奢极侈 燃料外泄 D.贯例 海鸥 蓑衣 全部勾销
3.模仿下列括号里的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别致的描述,在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以形象地描述最后一个算式。(2分)
A.1/100 (百里挑一) B.10002=100×100×100 (千方百计)
C.10000-0=10000 ( )
4.写出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4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 ________________
5.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6题)(6分)
(1)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孟子〉二章》
(3)国破山河在, 。 杜甫《春望》
(4)相见时难别亦难, 。 李商隐《无题》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 郦道元《三峡》
(6)结庐在人境, 。 陶渊明《饮酒》
(7)飞来山上千寻塔, 。 王安石《登飞来峰》
(8)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6.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1)后人常用“扑朔迷离”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请你写出这个成语的源头句。
(2)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二、(55分)
[一](20分)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伽利略
基于长期的经验,我似乎发现,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处于此种境地: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欲夸夸其谈;相反,学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甚为优柔寡断。
从前有一人,生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他天资颖慧,生性好奇。他喂养了许多鸟雀,饶有兴味地欣赏其啁啾,聊以自娱。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皆好听极了。一日晚间,他在家听到附近传来一种声音,十分悠扬,遂臆断为一只小鸟,出去捕之。路上,遇见一位牧童,正在吹着一根木管,同时手指在上面按动着,忽而捂住某些孔眼,忽而放开,使木管发出了那种响声,宛然喈喈鸟语,不过发音方式迥然不同。他惊诧不已,并在好奇心驱使下,送给牧童一头牛犊,换取了那支笛子。他通过思索意识到:假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晓得,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他决定离家出走,意欲经历一些其他奇事。翌日,当他经过一幢茅舍时,听见里面响着一种乐音,为了弄清是支笛子还是只乌鸦,他信步而入。只见一少年,正用拿在右手的一根弓,拉着绷在左手持着的一只木匣子上的几条筋,同时指头在筋上移动着;根本不必吹气,那件乐器就发出了各种悦耳的声音。此时他有多么惊愕,凡是像他一样具有智慧和好奇心的人,都是可想而知的。他偶然见识了这两种意想不到的产生声音和乐音之新法后,遂开始相信自然界尚会存在其他方法。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当他走进一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