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6190字。
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
综合测试题(一)
题号卷面分一二三四附加题总分
(一)(二)(三)
得分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含卷面分4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上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___ 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采菊东篱下, ______ _ ______。(陶渊明《饮酒》)
③______ __ 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万里赴戎机, _______ ___ ___。(《木兰诗》)
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____ ______,_____ ____ 。
⑥默写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
, 。
2、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处加以修改。(4分)
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
(1)
(2)
(3)
(4)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1)亦不详其姓字 详:_____ _____ (2)既醉而退 既:_____ _____
(3)亲旧知其如此 旧:____ ______ (4)以乐其志 乐:____ _____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亦不详其姓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因以为号焉 以乐其志
C.或置酒而招之 无怀氏之民欤 D.或置酒而招之 既醉而退
5、请把“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两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请摘录原文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2分)
(一)鸟中诸葛(12分)
(1)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
(2)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
(3)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以把耗子叨到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