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京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8 23:01:2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790字。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以及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
  2.把握辛弃疾词作的思想内容,以及辛词的艺术风格。
  3.鉴赏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和风格,体会辛词的多样化风格及多样化艺术手法。
  【学习过程】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在“靖康之难”后十三年,幼年随祖父辛赞在谯县读书,二十二岁时曾在济南聚众二千人奋起抗金,后率部渡江归宋,以图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
  但南宋统治者对辛弃疾心怀疑忌,虽然他屡次上书进献谋略,但均得不到采纳,只让他做江阴通判、建康府通判之类的小官。乾道八年后,先后出知滁州、绍兴、镇江等地,还曾出任过福建提点刑狱、安抚使、浙东安抚使,但辛弃疾光复旧山河的理想一直得不到实现,在开禧三年(1207)九月抑郁而终。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2.文题背景
  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清江即赣江。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这首词正是词人在此时书于造口壁的。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母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实际上敌人追太后接近造口,太后等穿上难民的衣服,混杂在逃难的难民中得以脱身。
  3.整体感知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4、文本探究
  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⑵请从这首词中勾画出写山和水的词语,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你如何理解“借水怨山”([清]周济《宋四家词选》)这一说法?
  参考:《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对于朝廷耻辱的历史和作者对主和派的谴责都没有直接说出(前者是不忍说,后者是不便说),而是使用了曲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