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00字。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标准评价
(120分钟 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 ) 撺掇( ) 渍酸菜( ) 绮户( ) 烙饼( ) 朦胧( ) 惹眼( ) 踱来踱去( ) 怠慢( ) 呐喊( ) 宫阙( ) 邪魔鬼祟( )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缥缈 弥散 婉转优扬 阴晴圆缺 B、琼楼玉宇 嬉笑怒骂 家眷 秫秸
C、婵娟 皎洁 迫不急待 反老还童 D、天涯海角 赏心悦目 蝉娟 弥散
3、按课文原文填空。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__ _______ ____;月色便______________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 _______,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3)“青山有幸埋忠骨”,是杭州岳墓对联的上句,其下句是 。
4、下面加点的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B.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在潮头搏浪嬉戏)
C.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D.(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
5、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阿发说。
B.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C.《本命年的回想》选自《夜光杯散文精选》。(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
D.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中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一文主要写“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戏的愉快生活,展现了农村淳朴的风俗人情,特别是农家子弟诚挚的情谊、美好的心灵、活泼的天性,洋溢着对那一片“乐土”的眷恋和怀念。
B.《十五夜望月》中诗人借助艺术的联想,将同对佳节良夜,而境遇心情各异,这一普遍存在而又常为人所忽略的现象,很富诗意地表现出来,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C.《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中,作者对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的回想,是想表现对过去生活的热爱。
D.《端午日》一文体现出湘西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14分)
我的母亲(节选)
老舍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