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卷)剖析
- 资源简介:
约9800字。
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剖析(北京、上海卷)
4、北京卷
以“安”为题材,“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
以《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剖析] 单选性题目作文。题干要求以很清楚。相信大多数考生看到这个作文题和后面的提示之后,都会选择写“说安逸”。和“安全”“安宁”“安于”相比,这是个比较容易往深处挖掘的话题。“安逸”历来都是一个字眼暧昧的词,它代表着一种不思进取、乐于享受的生活状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都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古训。在人人争作精英的时代,继续批判有“安逸”思想的人,仍然是一个不错的立意。
2004年北京卷作文题是《包容》,文体不限。从今年的作文要求来看,命题者实际上是在引导考生写议论文。回想起这几年因为文体放宽,引来了很多人对考场上个性创作的一味追捧和模仿。北京卷今年的作文要求对未来考生的备考方向是个很好的引导和纠正。
写好这篇作文需要一定的材料。材料列举:
(一)
淡名利,轻去就,古今清醒之士都谆谆告诫人们。然而他们也未必能淡,能轻。即使写《归去来兮辞》的陶渊明也曾宦海争逐,只不过争不赢人家,才奋而有思,思而有悟,悟而成辞吧。归隐田园,未必也都是因为豁达淡泊,也许也是出于无奈。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舒畅,也许只不过是一时之兴或自慰罢了。
我以为,奉劝人们和平、安静,去除私欲,淡泊人生,其意虽好,但其理却未必全对。古人在追逐中作古,今人在追逐中存在。纵观人类史,无论古今,来过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追逐着自己需要的东西,乐此不彼,纵然追得筋疲力竭,纵然落得人财两空,仍然不会善罢甘休。
追逐的人生,并非是不光彩的人生,重要的是看你去追逐什么,值不值得去追逐。不追逐,人生也就失去了很多乐趣和色彩。不追逐,生命必然走向退化。不追逐,可以说只是弱者的座右铭,懒人的口号。
诚然,追逐使人疲倦,使人生险象环生,使世界充满刀光剑影。不错,有人追逐就有了污浊的
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剖析(江苏、天津、山东卷)
6、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今年高考作文是话题作文,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剖析] 这则题目命的好。初看似乎古怪,其实很有水平,内涵与外延都很宽泛,不易离题。2004年江苏卷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的高考作文试题曾让很多考生得了“失语症”,从而招来一片斥责声。今年的作文试题明显的把话说明白了,让考生清楚了写作的方向。这个话题的意思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
写好这篇作文需要一定的材料。材料列举:
要写好文章,开头、结尾亦很重要。元人乔梦符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凤头”指开头小巧玲珑,俊秀漂亮;“猪肚”指文章的主干饱满充实;“豹尾”指文章的结尾结实有力,色彩斑斓,卒章显志,启人深思。
1. 开头
成功的作文开头要如“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是开头要给人一种“二月春风”般的自然、清新、舒爽的感觉;二是开头要像“二月春风”传递出的温暖,传出文章的立意,基调和韵味,且直截、简洁、干净。
一起来学习开头绝技吧——
(1)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或揭示全文内容,或交代写作动机,或切入正题,使全文纲举目张。
如:俺爹和俺哥的老丈人凑得很粘和,一个是养牛养羊喂驴的,一个是贩牲口做经纪人的。(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爹和亲家公的生意》)
(2)引用名言。巧用名言,不仅简明扼要,而且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孔老夫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2004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山水不语是吾师》)
(3)故事导入法。引用一则经典的小故事或一则材料来开头也是一种不错的开头法。通过这个故事或材料阐述一个道理或某个哲理。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如:尝闻一说曰:鹰鹫之属,本为同族,其名曰隼。岁逢大旱,草木尽枯,獐兔皆死,群隼枵腹。或搏苍穹,徙鸿蒙,求索于重峦之颠,或敛翅羽,扑尘埃,偏安于腐尸殍肉。则前者傲而化鹰,后者鄙而称鹫也。余闻此而有言曰:大旱之岁,乃隼族直面挫折与痛苦之际也,志不同则前途殊也。归属若何,唯志所谋。(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挫折·痛苦·人生》)
(4)问句起笔法。
如:湛蓝长空上云彩是什么形状?似鲲鹏,像蛟龙,如骏马,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鲜花怒放的苗圃里哪种花最迷人?牡丹高贵,秋菊雍荣,玫瑰艳丽……(《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湖北一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