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00字。
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全国卷)剖析
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切合学生年龄段及认知特点,既是对以前生活的盘点,又是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体现人文精神。不少省市的题目,不是所提供的材料富有人文色彩(如全国卷、浙江卷),就是提示语给人以人文启迪(如上海卷、广东卷)。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比分有所突破。今年,上海、福建两地将作文在试卷中的比分由60分增加到70分(上海是第二年了)。这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突破。
辩证思维非常重要。16套试卷的作文题基本都采用话题作文的方式,无论是文字题还是图形题,万变不离其中,都以话题的形式提出作文要求,话题作文独领风骚已经显而易见,题型开始多样。除了包括全国卷在内的6套试题仍是话题作文外,今年有2个省出材料作文,7个省市是命题作文,这就破了前几年话题作文的一统天下,使命题方式走出了几近僵化的圈子,实在令人高兴。这也是符合眼下作文命题趋势的。各地的16个高考作文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命题式:北京《说“安”》;天津《留给明天》;重庆《自嘲》;山东《双赢的智慧》;辽宁《今年的花比去年红》;江西《脸》。但就是命题式的作文也略有不同。
1、有直接命题的如:天津《留给明天》;重庆《自嘲》;辽宁《今年的花比去年红》,这类命题内容上涵盖面广,考生在立意上较为自由。
2、还有就是给出一则小材料引出题目的如北京卷《说“安”》,江西卷《脸》。
3、再有就是给出一则较大的材料,然后再引出题目的如山东卷《双赢的智慧》,这样的命题考生就要根据材料所提示的内容进行选材、立意。
二、给材料、自拟题目式:有全国、上海、湖北、浙江、江苏、广东、湖南、福建,给材料作文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要求考生要从材料出发,仔细阅读所给材料,从中提炼出中心论点或中心思想。这就要求考生先要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方能动手写作。同是给材料的作文,也不尽相同。
1、 上海卷是给出三组不同角度的材料,考生可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2、 湖北卷、浙江卷、广东卷、江苏卷、湖南卷则是分别给出了一句话或几句话或生活中的一则事例;
3、 给出一则哲理性的小文,如福建卷,这要求考生要充分发挥想象。
从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上看,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具有时代的气息。另外,高考作文也是对考生的知识底蕴、文化底蕴的一种考查,还希望考生在加强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这样考生才能在高考中一展才华。今年全国纯话题作文题数量大大削减,从中看出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形式渗透作文甚至命题作文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今后几年的考生,在应试复习时,应注意不同类型作文审题训练。各种文体都要训练,特别是很多考生都不太擅长的议论文,议论重获青睐。今年北京卷明确规定写议论文,这是1998年以来第一次。这体现了命题者对高中生议论、思辩能力的重视。
1、全国卷I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