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10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0/22 20:52: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60字。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黄冈中学    杨开泰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①理清全文结构,掌握本文层次井然地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②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③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所表达的复杂心情。
  2、过程和方法
  ①诵读法:通过范读、自由读、点读、齐读、诵读、交叉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内容,领悟作者感情。
  ②讲授法: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本文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③讨论法: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本文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会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培养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怎样认识作者当时的矛盾心情
  【教学重点】对荷塘和月色的描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朱自清先生(1898-1948)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原本想专心致志地做学问,不过问政治现实,对其采取超然的态度。然而他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加上他是一个正直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所以对当时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政治现实很难采取超然的态度。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使朱先生震惊,从而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这篇散文正是通过对清华园荷塘月色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当时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未能下定决心投身革命,想超脱现实又无法超脱的矛盾心情。
  二、听录音(第一遍感知),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思考哪几段写荷塘月色?
  明确:1/2-6(二三两段为一个小层次,四五六三段各为一个小层次)/7-10
  三、自读全文(第二遍品读),品味文章的遣词造句,思考本文语言准确、贴切体现在哪儿?找出本文的体现感情基调的文眼,体会其借景抒情的特点。
  明确文眼:文章开头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见第五部分课文分析。
  四、重点分析(第三遍赏读),月下荷塘有哪些景?有何特点?用到了什么手法?
  明确:叶子/荷花/波痕;动静结合,有生气;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的修辞手法。见第五部分课文分析。
  五、课文分析
  (一)第一层:想起荷塘
  1.“颇不宁静”,换种说法就是很苦闷。那么就到荷塘去走走,也许在那里苦闷能得到排遣。“日日走过的”“总该”:表现了对排遣苦闷求得宁静的渴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