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读本)《田单列传》《中途岛》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5 15:1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5600字。
田单列传(节选)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孙世华
一、阅读提示
1.传记文总要写人,而写人离不开具体的事情。本文写了田单几件事?
2.文言文阅读要能脱离注解把握文意,所以要养成尽量不看注解尝试翻译选文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学会推敲词语含义句式特点的方法。比如选文第一段,“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中比较疏远的亲属”。句子翻出后,就知道这是个判断句,因为有判断动词“是”,而原句却没有这个动词,于是这个判断句就是一种特殊句式。依据此方法,就能从选文中找出自己研读的关键词,并作深入研究。
3.田单作战的主要手段是“兵不严诈”,想一想 ,都体现在那些方面。
二、阅读课文
  见《语文读本》31~33页《田单列传(节选)》
三、积累拓展
1.研读几个文言实词
见 保 走 傅 习 隙 怪 乡 约束 乘 溢 遗 堵 畔 卒
(以上词语按选文行文顺序排列,轻在阅读时圈出这些词语,弄清并记住这些词语的含义。)
2.研读几个文言虚词
已而燕军攻安平 以铁笼故得脱 淖齿既杀湣王於莒  立以为将军 乃纵反间於燕 城之不拔者二耳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遣使约降於燕 而灌脂束苇於尾
3.归纳“因”的用法
A因坚守距燕军(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B乐毅因归赵(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C 田单因宣言曰(介词,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机会,其后省略宾语“之”,可据此译为“趁此”“乘机”)
D 因反走(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E 因师之(介词,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机会,其后省略宾语“之”,可据此译为“趁此”“乘机”)
F五千人因衔枚击之(介词,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机会,其后省略宾语“之”,可据此译为“趁此”“乘机”)
“因”在文言中可做名词和动词(如“事出有因”“蒙故业,因遗策”),属实词范围,这里介绍作虚词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
A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①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
《中途岛》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孙世华
一、阅读提示
1.通讯的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通讯与消息都是新闻的主要文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不同之处是:
  1.选择不同,消息选择广泛,可大可小。通讯要选择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
  2.表述详略不同,消息的内容表述简单概括。通讯内容表述比较复杂详尽,讲究场面和细节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消息多用叙述,而通讯在叙述的基础上,还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手段;
  4.结构不同,消息有固定的结构形式。通讯的结构与一般记叙文章相同,某本上按时间、逻辑及二者结合的顺序安排结构。
2.本文真实地再现了二次世界大战中中途岛之战的场景,阅读要了解其时空结合的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