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05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3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4 23:5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00个字。
(语文版)7上期末测试
设计/224500江苏滨海三中陆可爱
(试卷150分,时间150分)

亲爱的同学, 这份考卷将再次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 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 相信自己吧! 希望你沉着冷静,勇敢接受考验,争取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一、综合学习,展示你的语文功底。(34分)
1.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你的文化素养。请将下列词句工整美观地写出来。(3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诵,请你从学过的古诗中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及作者。(3分)
(1)作者: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丹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请从你所知道的诗或文章中找出能表现下列美的句子。(4分)
自然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3分)
例句:有人说,生活是万花筒,其中的世界五彩缤纷……
有人说,生活是一团麻,其中有许多解不开的小疙瘩……
有人说,生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列诗句提供的意境,分别就“环保”问题各拟一条标语。(3分)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标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关于“诚信”的名言,不少于三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此有何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卖油翁用来表演的那枚“钱”应当是什么样子?请根据文意和你的想像将其画在下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变换角度,对同一事物往往能提出新奇的见解,模仿课文,以“假如……”开头说一段话,看一看你的想像是否丰富,是否奇特而又合理。(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教给他的学生子路关于“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此,有下列两种看法,你怎么看?请联系学习实际,把你的理由写在后面横线上。(2分)
第一种看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科学的老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种看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古训,不利于培养我们青少年的怀疑和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