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4060字。
《下棋》导学案
课前预习案
一、教材助读
1、了解作者: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学者。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暨南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北京大学等校。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实秋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梁实秋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早期梁实秋专注于文学批评,曾委婉地斥过冰心散文,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苏俄“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梁实秋曾被鲁迅先生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冰心曾评价梁实秋:“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2、本文写法:
这篇散文以下棋为线索,写出了弈者百态。本文多使用记叙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间或穿插议论;使用比喻的修辞,既生动传神又画龙点睛,令读者豁然开朗,真是妙趣横生;语言平实如谈话,娓娓道来,悦耳动听,神妙至极,实乃“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三、预习自测
1、初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和工具书,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解词。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用鼻子出声,表示看不起。 ,讥笑。
:形容寂静,没有人。 ,形容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