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24 11:2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80字。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沙市四中 李国强

[教学创意]
本文编排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八(下)第四单元。这是一个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的单元,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训练朗读,品味语言,领会情感,并适量拓展课程资源,理解文化情趣,增加知识储备与体验。
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写鸭蛋、叙民俗、谈文化、说生活,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对逝去的风俗的怀念。既有深长的情愫,又有盎然的情趣,让我们在小小的咸鸭蛋里品尝出生活的滋味,充分体现了汪曾祺散文的魅力。
教读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进行深刻、细腻、活泼的文本品读活动:通过导入,让学生对汪曾祺及其散文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漫话端午,借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理解课文创设氛围;寻读端午风俗,自然而然让学生完成对文章内容的了解;通过欣赏范读、自己体味读、重点句子品读等多角度的朗读训练,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品味汪曾祺的语言魅力;说说读读,说说读读,通过对话和朗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并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把握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教学设计]
一、导入:走近作者
当人们热衷于大叙事、大场面时,有一位作家却着眼于小叙事、小场景,写凡人小事,记乡俗民情,居然引起了大轰动。他就是汪曾祺。
读汪曾祺的散文,就如同聆听一位性格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聊天;虽然平常,却饶有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和汪曾祺聊一聊《端午的鸭蛋》。
二、寻读:感知全文
1.师:《端午的鸭蛋》免不了说到端午,有谁能说说自己知道的端午的风俗呢?
2.学生活动。
3.我们来看看在汪曾祺的家乡——高邮,过端午有哪些习俗呢?
4.学生寻读课文,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1段,说“端午的风俗”,介绍了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
第2、3段,说“家乡的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
第4段,说“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挂鸭蛋络子、吃鸭蛋、蛋壳装萤火虫。
5.师生共同梳理出文章结构。
三、朗读:品味语言
1.师:汪曾祺说端午风俗、谈鸭蛋名声、忆童年乐事,娓娓道来,趣味盎然。那么,我们该怎样朗读,才能读出这种情趣呢?
2.聆听朗读录音,感受朗读的语速、语调。
3.学生自由朗读并体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